大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庆市城市道路超限超载运输车辆行驶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1 11:59:19   浏览:9791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大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庆市城市道路超限超载运输车辆行驶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黑龙江省大庆市人民政府


大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庆市城市道路超限超载运输车辆行驶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庆政发〔2007〕19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中、省直单位,市政府各直属单位:
现将《大庆市城市道路超限超载运输车辆行驶管理暂行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七年七月二日

             大庆市城市道路超限超载运输车辆行驶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保护城市道路,维护道路交通安全,加强超限、超载运输车辆行驶城市道路的管理,满足石油、石化生产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及《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 在全市城市道路、桥梁上行驶的机动车应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 机动车载物应当符合核定的载质量,严禁超限、超载;载物的长、宽、高不得违反装载要求,不得遗洒、飘散载运物。
  第四条 本规定所称超限运输车辆是指在全市城市道路、桥梁上行驶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运输车辆:
  (一)车货总高度从地面算起4米以上(集装箱车货总高度从地面算起4.2米以上)。
  (二)车货总长18米以上。
  (三)车货总宽度2.5米以上。
  (四)单车、半挂列车、全挂列车车货总质量40000千克以上;集装箱半挂列车车货总质量46000千克以上。
  (五)车辆轴载质量在下列规定值以上。
  1.单轴(每侧双轮胎)轴载质量6000千克;
  2.单轴(每侧双轮胎)10000千克;
  3.双联轴(每侧单轮胎)轴载质量10000千克;
  4.双联轴(每侧各一单轮胎、双轮胎)14000千克;
  5.双联轴(每侧双轮胎)18000千克;
  6.三联轴(每侧单轮胎)12000千克;
  7.三联轴(每侧双轮胎)22000千克。
  (六)虽然不超过以上(一)至(五)项载货数值标准,但车货总重超过城市道路、桥梁限定的荷载要求的运输车辆。
  第五条 本规定所称超载运输车辆是指超过机动车核定的载货质量。
  第六条 建成区内东风新村、五湖新区、万宝地区和其他以居住为主的区域内道路及世纪大道、中三路、龙凤大街、兴化大街、中央大街、西宾路、铁人大道、萨大路红岗中心村和谐大道段、同阳路等禁止总重20吨以上(含自重)的货运车辆通行。
  第七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在城市道路、桥梁、涵洞设置限载、限宽、限高标志;公路管理部门应在辖区内公路及公路上桥梁、涵洞设置限载、限宽、限高标志。
  第八条 加强源头管理,公路交通主管部门负责公路上行驶的机动车超限运输的管理,并合理规划设置卸货站。严格控制哈大高速和绥满公路齐齐哈尔至大庆段行驶车辆的超限超载行为。进入城区道路的超限车辆卸载后方可通行。
  第九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辖区内城市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超限、超载运输的管理。对超限、超载的货物就近到公路主管部门设置的卸货点卸载。
  第十条 载货车辆驶入城市道路后,遇到超限检测标志的,车辆驾驶员应当停车接受执法人员检查。经检测属于超限运输的,应当就近自行卸(驳)载后方可继续行驶。
  第十一条 石油、石化特种车辆和机动车运载超限不可解体物品行驶城市道路,由市城市道路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市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进行审批,签发《超限运输车辆通行证》(以下简称《通行证》)。
  第十二条 承运人申请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城市道路的,应提供下列资料和证件:
  (一)货物名称、重量、外廓尺寸及必要的总体轮廓图;
  (二)运输车辆的厂牌型号、自载质量、轴载质量、轴距、轮数、轮胎单位压力、载货时总的外廓尺寸等有关资料;
  (三)货物运输的起讫点、拟经过的路线和运输时间;
  (四)车辆行驶证。
  第十三条 超限运输车辆申请行驶城市道路,审批部门应在三日内答复。
  第十四条 有关管理部门在审批超限运输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定运输路线,计算城市道路和桥梁承载能力,制订通行方案。
  第十五条 超限运输车辆承运人必须持有效《通行证》,并悬挂明显标志,按照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时间、路线和速度行驶。
  第十六条 超限运输车辆承运人不得涂改、伪造、租借、转让《通行证》。
  第十七条 超限运输车辆的型号及运载的物品必须与签发的《通行证》所要求的规格保持一致。
  第十八条 《通行证》式样由市城市道路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制定。
  第十九条 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由各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进行处罚。对不听劝阻、强行冲卡或屡教不改、情节严重的,要依法按照上限进行处罚。
  第二十条 违法行为对城市道路造成损害的,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承担赔(补)偿责任;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赔(补)偿、罚款应当使用省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票据,罚没款应上缴同级财政。
  第二十一条 各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城市道路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人员要依法行政,公开、公平、公正执法,接受社会监督。对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二条 本暂行规定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利率调整有关具体问题的补充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利率调整有关具体问题的补充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深圳经济特区分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
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
行、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
行、中国民生银行、中国投资银行、广东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
招商银行、上海浦东银行,国家邮政储汇局:
现就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降低存、贷款利率的通知》(银发〔1998〕301号)中未予确定的几个利率问题补充通知如下:
一、从1998年7月1日起,调整政策性金融债券利率、邮政储蓄转存款利率和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再贷款利率:
1.政策性金融债券利率,五年期由现行的6.75%调整为6.12%,八年期由现行的7.2%调整为6.57%。
2.邮政储蓄在人民银行转存款利率由现行的7.218%调整为6.6429%。
3.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再贷款利率,二十天以内由现行的5.40%调整为4.23%,三个月以内由现行的5.85%调整为4.5%,六个月以内由现行的6.03%调整为4.59%,一年以内由现行的6.93%调整为4.68%。
二、单位和个人通知存款、单位协定存款利率的下调幅度,仍由中国人民银行省级分行根据本地情况决定,并报总行备案。
三、鉴于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尚未批准商业银行和信用社重新开办对单位和个人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业务,其利率暂不作规定,待该业务恢复办理时再一并明确。
四、住房公积金存款,无论是当年归集的,还是上年结转的,统一按结息日挂牌利率计结息。



1998年7月17日

黑龙江省消防安全责任制规定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


黑龙江省消防安全责任制规定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第 5 号



  《黑龙江省消防安全责任制规定》业经2005年12月29日省人民政府第三十一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省 长 张左己

  2005年12月30日

  第一条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障公民人身、公共财产和公民财产安全,明确消防安全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黑龙江省消防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法人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单位),应当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

  第三条消防安全责任制实行过程问责与结果问责并重的原则。

  第四条本规定由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消防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的指导和监督。

  森林工业总局、农垦总局分别负责国有林区、垦区消防安全责任制的贯彻落实工作。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和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是本行政区域、本部门或者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消防安全工作负领导责任;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和单位分管消防安全工作的责任人,对消防安全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单位各岗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岗位的消防安全负直接责任。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工作职责:

  (一)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

  (二)宣传、贯彻消防法律、法规和规章,监督本级人民政府各部门以及下级人民政府依法履行消防工作职责;

  (三)将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讯、消防车通道、消防装备等消防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实施,建设和维护城镇公共消防基础设施;

  (四)保障防火、灭火和抢险救援工作经费,筹措资金,制定扶持和激励政策,建立多种形式消防队(站),保障、完善社会消防防控体系;

  (五)制定并组织实施春、冬季防火期和重大节假日的消防工作方案,组织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向社会公示重大火灾隐患;

  (六)建立本行政区域重、特大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机制,组织重、特大火灾事故的扑救和善后处理;

  (七)依法组织和协调重、特大火灾事故调查处理、责任追究工作,公正客观地向社会发布火灾的有关信息;

  (八)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消防工作职责。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派出机构应当成立消防安全委员会。消防安全委员会在本级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生产委员会领导下,具体负责消防安全工作的综合、协调和指导。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同级公安消防机构。消防安全委员会的成员组成由省人民政府另行规定。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部门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工作职责:

  (一)组织制定本部门和直属单位消防安全工作制度,落实上级有关消防安全工作的部署;

  (二)协调解决消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和检查;

  (三)督促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整改火灾隐患;

  (四)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组织交流消防安全工作经验;

  (五)协助公安消防机构实施消防监督检查和火灾事故调查;

  (六)履行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消防工作职责。

  第八条各级公安消防机构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工作职责:

  (一)组织开展消防法律、法规、规章和消防知识的宣传教育;

  (二)实施消防行政许可,受理群众举报、投诉;

  (三)开展消防监督检查,责令整改消防违法行为和火灾隐患,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措施;

  (四)对专职和义务消防队进行业务指导,对消防岗位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五)严格执行执勤备战制度,接到报警后,及时赶赴火场,救助遇险人员,组织灭火,排除险情;

  (六)负责调查、认定火灾原因,查明火灾事故责任,在职权范围内依法查处火灾事故责任者;

  (七)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消防工作职责。

  第九条公安派出所负责居(村)民区和公安机关授权管理的单位、个体工商户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履行下列消防工作职责:

  (一)组织开展消防法律、法规、规章和消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指导专职、义务消防队的灭火训练工作;

  (二)建立消防监督工作档案,督促辖区内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依法申报备案;

  (三)开展消防监督检查,受理群众举报,责令整改消防违法行为和火灾隐患,依法实施行政处罚;

  (四)受理火灾报案,及时赶赴火灾现场,参与组织火灾扑救,维护火场秩序;

  (五)负责辖区内省公安机关规定的火灾事故调查和报告工作,协助做好其他火灾事故的现场保护和调查处理工作;

  (六)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消防工作职责。

  公安派出所在当地人民政府和主管公安机关领导下实施消防监督工作,业务上接受主管公安消防机构的监督和指导。

  第十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工作职责:

  (一)根据所在地消防规划,结合实际制定并实施本地消防规划或者方案,制定乡(镇)人民政府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二)将消防工作列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范围,保障、完善社会消防防控体系;

  (三)保证消防车通道畅通,每个乡(镇)按照县(市)人民政府统一规划布局和消防工作需要,应当设置义务消防加水点并落实冬季防冻设施;

  (四)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消防工作的需要,组织建立专职或者义务消防队,参与火灾扑救;

  (五)组织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和消防安全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六)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消防安全素质;

  (七)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职责。

  第十一条单位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一)制定并落实消防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二)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组织,明确、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

  (三)依法设立专职、义务消防队,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实施演练;

  (四)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设施,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定期组织检验、检修,保证完好有效;

  (五)设置符合规定的安全疏散指示标志、火灾事故照明设施,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

  (六)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消防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防火自救能力;

  (七)进行经常性防火检查、巡查,做好记录,及时制止、纠正消防违法行为,消除火灾隐患;

  (八)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消防档案,载明消防安全基本情况和消防安全管理情况;

  (九)发生火灾时,立即报警,组织处置初期火灾,疏散人员,保护火灾现场,协助公安消防机构扑灭火灾和开展火灾事故调查;

  (十)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职责。

  居民住宅区的管理单位,应当依照前款有关规定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做好住宅区的消防安全工作。

  第十二条实行承包、租赁或者委托经营、管理时,产权单位应当提供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建筑物。当事人在订立的合同中应当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未在合同中明确的,消防安全责任由承包、租赁或者受委托经营、管理者承担。

  二个以上产权单位和使用单位的建筑物,各产权单位、使用单位对消防车通道、涉及公共消防安全的疏散设施和其他建筑消防设施应当明确管理责任,可以委托统一管理。

  第十三条居(村)民委员会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一)制定居(村)民防火公约,健全消防安全制度,开展消防安全和家庭防火知识宣传教育;

  (二)对村(屯)、场(所)、住宅小区、楼(院)及其有关公共场所进行消防安全检查,督促纠正消防违法行为,对拒不纠正的,及时报公安派出所依法查处;

  (三)落实对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的登记、走访制度,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健全监护措施;

  (四)保障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安全标志、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设施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五)发生火灾时,及时报警,组织疏散人员,组织群众或者义务消防组织扑救火灾。

  第十四条下列行政机关应当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明确消防安全责任:

  (一)上级人民政府与下一级人民政府;

  (二)人民政府与所属工作部门、派出机构。

  主管部门与直属单位之间,以及单位内部也可以通过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来明确消防安全责任。

  消防安全责任书应当由主要负责人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应当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责任范围、责任期限、目标任务、工作措施、考核和奖惩办法等内容,具体内容的确定应当区分地域、经济、环境等客观实际情况。

  消防安全责任书可以采取被签订方先行拟定具体内容,报签订方审查同意的方式签订。

  第十五条消防工作目标责任期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对下一级人民政府、政府各部门和派出机构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的情况进行考核。

  消防安全责任制的监督考核具体办法,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消防安全责任制的考核情况,对在消防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政府和有关部门以及有关人员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成绩较差的给予通报批评、行政处分。

  消防安全责任制考核情况应当向社会公布。

  第十七条已经依法投入使用的场所(建筑物),达不到新的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规定的,产权人、使用人有义务落实预防措施,逐步达到新的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除外。

  对已经依法投入使用的场所(建筑物)进行改建、扩建、装修或者变更设计用途时,应当按照新的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要求执行,并依法办理消防行政许可。

  第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公布一次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火灾隐患,公布整改结果;对整改难度较大的,应当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论证,提出可行的整改方案。

  对隐患消除前或者消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依法责令停产停业、停止施工或者停止使用。

  第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公安消防机构依法报请的对经济和社会生活影响较大的停产停业、停止施工、停止使用的请示,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作出明确批复,并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处理停产停业、停止施工或者停止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前款规定的“对经济和社会生活影响较大的”,是指涉及供水、供热、供气、供电的重要企业,重点基建工程,交通、通信、广电枢纽、大型商场等重要场所,以及其他对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构成重大影响的事项。

  第二十条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后,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立即向市级人民政府报告,市级人民政府应当在二小时内报省人民政府。

  重大火灾事故由市级人民政府成立调查组,组织调查、处理;特大火灾事故由省人民政府成立调查组,组织调查、处理。重大火灾事故的调查、处理情况应当报市级人民政府,特大火灾事故的调查、处理情况应当报省人民政府,未经批准不得结案。国务院组织调查的特大火灾事故除外。

  第二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以及政府派出机构违反本规定第六条、第十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一款、第二十条规定的,上级行政机关或者本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其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拒不改正的或者导致火灾发生或者致使火灾发生后伤亡、损失扩大的,由行政监察机关根据干部管理权限按照以下规定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一)违反第十条规定的,给予警告的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记过以上的行政处分;

  (二)违反第六条、第十九条第一款和第二十条规定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的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记大过以上的行政处分。

  第二十二条各级人民政府部门违反本规定第七条规定的,上级行政机关或者本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其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拒不改正的或者导致火灾发生或者致使火灾发生后伤亡、损失扩大的,由行政监察机关根据干部管理权限给予警告或者记过的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记大过以上的行政处分。

  第二十三条公安消防机构、公安派出所违反本规定第八条、第九条规定的,上级机关或者本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其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上级机关或者行政监察机关根据干部管理权限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记大过以上的行政处分。

  第二十四条对不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的单位,按照国家和省有关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对有关负责人和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由公安消防机构依据消防法律、法规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对一年内累计发生二起以上重大火灾事故或者发生特大火灾事故,且对火灾事故的防范、发生、扑救、损失扩大、伤亡扩大有失职、渎职情形或者负有领导责任的县级人民政府有关负责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主要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

  对一年内累计发生二起以上特大火灾事故或者发生一次死亡三十人以上火灾事故,且对火灾事故的防范、发生、扑救、损失扩大、伤亡扩大有失职、渎职情形或者负有领导责任的市级人民政府有关负责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主要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

  第二十六条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