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进劳动教养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11:35:57   浏览:990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改进劳动教养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

辽宁省人大常委会


关于改进劳动教养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
辽宁省人大常委会


(1981年7月27日辽宁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根据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关于办好劳动教养的指示和规定,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对有关劳动教养工作的几个问题作如下规定:
一、当前,我省违法犯罪的青少年,送劳动教养的有相当数量,认真改进和加强劳教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劳动教养是强制性教育改造措施,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办法,它的根本任务是既改造人,又造就人,经过政治思想、文化、技术教育和劳动锻炼,把劳教人员改造成为建设
社会主义的有用之材。
劳动教养场所的设立,要从有利于综合治理出发,不宜过分集中,并应逐步转为以市办为主。女性劳动教养场所,可由省统一设立。
劳教单位的生产是纳入地方计划的。针对劳教人员期限短、流动性大、城市青少年多、劳动工时短等特点,尽可能从事一些技术简单的工业、手工业、加工业和建材业的生产为宜,使他们在劳教期间学到一技之长,为解除教养后就业创造条件。对送偏僻地区的劳教人员,除从事工业生
产外,也可以搞一些农副业生产及其他多种经营。
当前劳教场所十分拥挤,各级政府要按照中央和国务院的规定,督促占用劳改、劳教场所的单位,尽快退还给劳改、劳教单位。如果占用单位确有困难或根本退不了的,要主动与劳改、劳教单位协商,拿出部分资金补贴劳改、劳教单位另选场所。
劳教单位的教学、生产、生活用房等基建项目,计划部门要按照中央规定列入预算之内,逐年解决一些,以适应教育改造工作的需要。
二、要贯彻教育、挽救、改造的方针。劳教单位的一切工作,都要从教育人和改造人出发,教育感化第一,生产劳动第二,生产指标不要定得过高。要保证教育时间,解决好教育与生产的矛盾,防止以劳代教或只劳不教片面追求产值的偏向。
要把劳教人员中的成年与少年、男性与女性分别编队,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学习要按现有文化程度分班。对少数表现不好、不服改造的劳教人员,要单独编队,配备较强的干部进行管理教育。
对改造表现明显不好,解除教养对社会有危险的劳教人员,可以留院考察一段时间,以观后效。
要注意劳教政策,严禁打骂、体罚或变相体罚。
三、严格区分逮捕判刑与劳动教养的界限,不要把构成犯罪应逮捕判刑的人送去劳动教养。严格区分劳动教养与治安处罚的界限,不要把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人送劳动教养。严格区分违法犯罪与一般性错误的界限,不要把有一般性错误或偶尔失足者送劳动教养。
对劳教人员的申诉,教养院要及时转递,原审批机关或同级人民检察院要认真复查,作出处理结论。
四、关于劳教人员的婚姻和休假问题。对于劳教前确有婚约双方要求结婚的,或已经离婚双方又要求复婚的,可以允许结婚或复婚。
劳教人员在星期天、节假日就地休息。对劳教人员家庭有特殊情况的,可酌情准假回家。但要严加控制,其中对改造表现不好,有社会危险性的劳教人员,要由单位或家长负责接送。劳教人员回家期间,要向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报告,假满归队时,派出所应根据其表现签署意见。
五、关于社会安置就业、就学问题。违法犯罪青少年经过改造后,就业、就学以及其他待遇,应与社会青少年一视同仁,不要歧视。对在学龄的,原学校负责接收,按实际文化程度插班学习;保留公职的,原单位要负责安置,原单位合并的,由合并后的单位安置,原单位撤销的,由上
级主管部门安置;属于城镇待业青年,要与城镇待业青年同样对待。对无家可归或家庭确有特殊困难的,在安置就业问题上要予以适当照顾。
六、关于劳教干部问题。增加劳教干部数量,提高干部素质,是做好劳动教养工作的重要因素。劳教干部的配备,除参照地方同等类型企业的标准配备生产、政工和管理干部外,还要配备一定数量的文化教员。各单位不准使用劳教人员代替干部做管教工作。干部和师资的来源,可以从
师专毕业生或愿意从事劳教工作的中、小学教师中选调一部分中、青年教师。
劳教干部工作时间长,比较艰苦,应按照中央和省有关的文件规定,给予岗位津贴。
要加强对劳教工作的领导。劳教工作干部要认真学习和遵守法制,善于调查研究,不断总结与交流经验,提高劳教工作的质量。对教育改造的成果和发现好的典型,要及时宣传报道,切实把劳动教养院办好。



1981年7月27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颁布《天津市市、区、县人民政府任免工作人员规定》的通知

天津市政府


关于颁布《天津市市、区、县人民政府任免工作人员规定》的通知
天津市政府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
现将《天津市市、区、县人民政府任免工作人员规定》予以颁布,望遵照执行。

天津市市、区、县人民政府任免工作人员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本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结合本市经济体制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的实际情况制定。
第二条 任命工作人员,必须坚持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和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经过实践锻炼,作风正派,办事公道,勇于改革,具有开拓精神和相应的专业知识、科学文化水平、领导管理能力及年
富力强的优秀分子,担任各级行政领导职务。
第三条 任免工作人员,必须遵守人事工作纪律,按照选拔干部的程序,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经过集体讨论,依照法律规定办理。

第二章 任免权限
第四条 下列工作人员的任免,由市长提名,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报国务院备案:
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各局局长,各委员会主任,各直属办公室主任,以及其他须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免的工作人员。
第五条 市人民政府任免下列工作人员:
(一)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副主任,各局副局长,各委员会副主任,各直属办公室副主任;
(二)各局、委、办总工程师,总经济师,总会计师,总地质师;
(三)局级公司经理、副经理、总工程师,总会计师;
(四)局级高等院校和管理干部院校的院长、副院长、校长、副校长;
(五)局级科研单位的院长、副院长;
(六)其他相当上列职位的人员。
第六条 下列工作人员的任免,由区长提名,提请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报市人民政府备案:
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各局局长,各委员会主任,各直属办公室主任,各科科长。
第七条 区人民政府任免下列工作人员:
(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各局副局长,各委员会副主任,各直属办公室副主任,各科副科长;
(二)街道办事处主任、副主任;
(三)区属公司经理、副经理、总工程师、总经济师、总会计师;
(四)其他相当上列职位的人员。
第八条 下列工作人员的任免,由县长提名,提请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报市人民政府备案: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各局局长,各委员会主任,各直属办公室主任,各科科长。
第九条 县人民政府任免下列工作人员:
(一)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各局副局长,各委员会副主任,各直属办公室副主任,各科副科长;
(二)县属公司经理、副经理;
(三)其他相当上列职位的人员。
第十条 本规定范围以外的其他工作人员的任免,由区、县人民政府和市属各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自行办理。

第三章 任免程序
第十一条 市、区、县人民政府任免工作人员和提请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免工作人员,均须经各该级人民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市属各局、委、办等部门报请市人民政府任免工作人员,必须通过相应的行政会议集体讨论。
第十二条 市、区、县人民政府任免的工作人员任职、离职的时间,以各该级人民政府通过任免的时间为准。
第十三条 市、区、县人民政府任免工作人员,分别由市、区、县人民政府下达任免通知。属于任命的,分别由市长、区长、县长签发任命书。
市属各局、委、办、公司、高等院校等部门自行任免的工作人员,属于任命的,以该单位行政组织名义发任命通知,由局长、主任、经理、院(校)长签发任命书。
第十四条 报请任命正职时,如该单位的前任正职尚未免职,必须先免后任,不得同时存在两名正职人员。
第十五条 报请任命新设机构的工作人员,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报请国务院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该机构后,再办理报请任命手续。
第十六条 市、区、县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撤销或合并,原经各该级人民政府任命的工作人员,其行政职务即行免除,由原提请单位报任命机关备案,不办理免职手续。
第十七条 市、区、县人民政府任命的工作人员离休、退休、退职或死亡,其行政职务即行免除,由原提请单位报任命机关备案,不办理免职手续。
第十八条 市、区、县人民政府任命的工作人员受降职、撤职处分,由原任命机关注销其原任职务。
第十九条 市、区、县人民政府和市属各部门任免工作人员事宜,由各该级人事部门办理。

第四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各区、县人民政府和市属各部门可根据本规定制订具体办法,并报市人民政府备案。
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由市人事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自颁发之日起施行。



1987年7月18日

青岛市旅游管理条例(已废止)

山东省青岛市人大常委会


青岛市旅游管理条例(已废止)

1996年9月25日青岛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 1996年12月14日山东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批准 1996年12月14日青岛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公布施行
  
  根据2002年5月16日山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批准的2002年4月17日青岛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青岛市旅游管理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根据2004年5月11日青岛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青岛市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条例〉等十九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旅游管理,保护和合理开发旅游资源,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维护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旅游业发展,根据本市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旅游业,是指利用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旅游者,为旅游者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服务的行业。
  
  第三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从事旅游经营服务和进行旅游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旅游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扶植和支持旅游业的发展,扩大旅游业发展规模,提高旅游业整体水平,发挥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第五条 发展旅游业实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方针,发挥本市旅游资源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创建良好的旅游环境和市场秩序,树立文明、健康的旅游风尚。
  
  第六条 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旅游业的统筹规划、宏观调控、综合协调和监督检查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旅游等有关法律、法规;
  
  (二)编制旅游业的长期、中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三)负责旅游资源的普查,编制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指导、协调和监督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
  
  (四)参与旅游区的控制性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论证工作;
  
  (五)组织指导旅游宣传促销工作,开拓国际国内旅游市场,归口管理出境旅游事务;
  
  (六)指导旅游业人才教育培训工作,组织指导从业人员技术业务等级评定工作;
  
  (七)参与组织协调旅游安全工作;
  
  (八)受理旅游者的投诉;
  
  (九)市人民政府赋予的其他职责。
  
  各县级市(区)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其辖区内旅游管理工作。
  
  各有关部门应当按各自的职责协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旅游管理工作。
  
  第七条 鼓励和支持国内外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依法从事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和旅游经营活动。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和支持旅游教育事业发展,培养旅游专业人才,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技能。
  
  第二章 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设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旅游资源的义务,有对破坏旅游资源行为进行制止、检举、控告的权利。
  
  第十条 各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旅游资源的普查、评定和规划工作。旅游区管理机构负责编制旅游区的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按有关规定报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十一条 旅游区及旅游建设项目的开发建设,应当符合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协调发展。
  
  第十二条 旅游区、星级饭店和重点旅游项目的规划和建设(包括新建、扩建、改建),应当有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参与论证、审核、验收。
  
  第十三条 旅游区内应当按照规划配套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商业服务网点和安全、卫生设施。其建设应当与旅游区的总体建设相适应,建筑风格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第十四条 开发旅游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实行与环境保护协调同步的方针,其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的处理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十五条 禁止在旅游区建设污染环境、破坏景观和生态的项目;禁止在旅游区从事污染环境、破坏景观和生态的生产经营活动。
  
  第十六条 旅游区管理机构应当按照规划批准的范围,在旅游区设置界线标志。
  
  第十七条 旅游区管理机构应当制定旅游区管理制度,加强对旅游区的管理,维护正常旅游秩序,保持旅游设施完好和清洁卫生,完善服务设施。
  
  第十八条 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标准,对旅游区(点)的旅游质量等级进行初评和推荐,报请上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评定。
  
  第三章 经营服务管理
  
  第十九条 旅游经营者应当依法经营,提高服务质量,履行规定的或与旅游者约定的服务标准,保护旅游者的人身财产安全。
  
  第二十条 旅行社应当按国家有关规定向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缴纳质量保证金。质量保证金属缴纳的旅行社所有,其使用和管理按国家规定执行。保证金的收支和管理情况,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监督。
  
  第二十一条 导游人员必须经国家统一组织的导游资格考试合格,并取得旅游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导游证后,方可从事导游业务。导游人员从事导游工作必须持证上岗、佩戴导游胸卡,按规定职责和标准提供服务。
  
  旅行社不得使用或聘用无导游证书的人员从事导游工作。
  
  第二十二条 旅游经营者必须公开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保证服务质量,不得擅自提高旅游收费标准或者压价竞销。禁止诈取、勒索旅游者的财物和利诱、胁迫旅游者购买商品。
  
  旅游车船经营者必须执行规定的收费标准,不得乱收费或收取回扣,不得擅自改变旅游路线和游览景点。
  
  第二十三条 对饭店实行星级评定制度。星级饭店的评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星级饭店必须按照星级标准提供服务。未被评定星级的饭店,不准使用星级称谓进行经营活动。
  
  第二十四条 旅行社、星级饭店和重要旅游区(点)的收费标准,按照价格管理权限,由物价部门或有关部门制定。
  
  价格调整,应当在新价格执行前三个月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五条 旅游经营者应当配备旅游安全设施,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
  
  第二十六条 旅行社组织旅游,应当为旅游者办理旅游意外保险。
  
  第二十七条 旅游区管理机构应当保证旅游设施的安全可靠,对旅游中可能造成危险的情况应当向旅游者提供明确的警示。
  
  导游人员或旅游组织者在引导旅游者游览过程中,发现有危险情况时,应当采取相应措施,保护旅游者的人身、财产安全。
  
  发生重大旅游安全事故时,导游人员或旅游组织者应当立即向当地人民政府和公安、旅游等有关部门报告,并采取紧急救援措施。
  
  第二十八条 旅游业务广告的内容必须与实际相符。禁止利用虚假广告欺骗旅游者。
  
  第二十九条 旅游从业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不得有损害国家利益和人格尊严的行为,禁止利用工作之便收受回扣或额外费用;旅游经营者也不得给予旅游从业人员回扣或额外费用。
  
  第三十条 旅行社、星级饭店等旅游经营者应当按照规定向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报送有关统计、财务报表。
  
  第三十一条 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旅游经营服务的监督检查,依法保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第三十二条 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旅游投诉制度和投诉受理机构,受理旅游者的投诉。
  
  第四章 旅游者权利与义务
  
  第三十三条 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法规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第三十四条 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享有下列权利:
  
  (一)了解旅游服务的真实情况,要求旅游经营者提供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
  
  (二)自主选择旅游经营者及服务方式,自主选择旅游商品或服务;
  
  (三)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等公平交易条件,拒绝旅游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四)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
  
  (五)获得人身、财产安全保障;
  
  (六)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权获得赔偿;
  
  (七)向有关部门投诉、起诉;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相关权利。
  
  第三十五条 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时,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旅游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和当地民族风俗习惯;
  
  (二)保护旅游资源、环境,爱护旅游设施;
  
  (三)维护旅游秩序和安全;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相关义务。
  
  第三十六条 旅游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可以向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或有关组织投诉,要求赔偿,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被要求赔偿的旅游经营者应当自收到索赔申请之日起十日内作出答复。逾期未作出答复的,依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 擅自在本市经营旅行社业务的,由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非法经营,没收违法所得,处以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旅行社超出核定的经营范围从事经营活动的,由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十五天至三十天,可处以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处以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依法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
  
  第三十八条 旅行社不按国家有关规定缴纳质量保证金的,由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或责令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第三十九条 擅自从事导游业务的,由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以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导游人员未佩戴导游证的,由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五百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由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可处以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处以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并可降低或者取消星级。
  
  第四十一条 旅游从业人员利用工作之便收受回扣或者额外费用、旅游经营者给予旅游从业人员回扣或者额外费用的,由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按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规定的,由有关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第四十三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四十四条 旅游管理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五条 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旅游资源:指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发展旅游业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各种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二)旅游区(点):指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供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特定区域和景点,包括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划定的游览区域、旅游观光区、旅游度假区、旅游开发区以及主题公园、高尔夫球场等。
  
  (三)旅游建设项目:指专门为旅游者提供游览、食宿、娱乐等服务的建设项目及旅游基础设施项目。
  
  (四)旅游经营者:指专门或者主要经营旅游业务,直接为旅游者提供单项或多项服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五)导游人员:指为旅游者(包括旅游团队)组织安排旅行和游览事项,提供向导、讲解和旅途服务的人员。
  
  第四十六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